网上有关“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楼上给对了数据,但说错了。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标准焓变为-92.4kJ/mol,负号表示放热。另外正反应是熵减的,标准熵变为△S=-198.2 J/K mol,你说的熵永不减少是对孤立体系说的,如果要用到这里,你还要把环境的熵变算出来,和体系熵变加起来才行。
同时这个反应的活化能较高,所以虽然是放热反应,但是需要先用外界供给能量使得反应发生才可以。这个能量传统上是由外界加热来供给的,在表面化学中和使用催化剂则正是希望通过释放的表面能来让反应发生,而减少对外界能量的需要。
合成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N2 + 3H2 =高温高压= 2NH3
合成氨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温度的选择受所使用的催化剂决定;
催化剂铁触媒在500摄氏度时的活性最大;
所以合成氨反应一般选择在此温度下进行。
负号表示放热。升温平衡向减弱这种趋势的方向移动,即升温向吸热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工业合成氨温度过高反而氮气氢气转化率降低,但为什么要升温至500℃呢?因为500℃才能达到反应的最低活化能标准。
扩展资料:
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1981年,世界以天然气制氨的比例约占71%,苏联为92.2%、美国为96%、荷兰为100%;中国仍以煤、焦炭为主要原料制氨,天然气制氨仅占20%。70年代原油涨价后,一些采用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老厂改用天然气,新建厂绝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原料。
生产合成氨的方法主要区别在原料气的制造,其中最广泛采用的为蒸汽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见合成氨原料气)。
百度百科-合成氨工业
放热。
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3H?2NH?(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过程采用铁触媒(以铁为主混合的催化剂),铁触媒在500°C时活性最大,这也是合成氨选在500°C的原因。
合成氨的发展历史
合成氨工业在20世纪初期形成。在1784年,有学者证明氨由氮和氢组成。1898年,利用炭化钙吸收氮制氨获得成功。
19世纪末,在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剂等领域取得进展后,对合成氨反应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1901年法国物理化学家吕·查得利提出氨合成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并有适当催化剂存在。1909年又实现了在催化剂存在下,氮和氢直接合成氨,并于1912年建成日产30吨的装置。
关于“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秋灵]投稿,不代表半刻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nkexs.com/bk/195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半刻号的签约作者“秋灵”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氮氢合成氨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