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除了银河系的照片之外,其他星系的照片都是由天文望远镜真实拍摄到的。由于我们处在银河系中,目前还没有能力去银河系外给整个银河系拍张照片。但河外星系远离银河系,我们在银河系中可以观测到河外星系的全貌。
不过,河外星系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导致我们很难用肉眼看到它们。虽然可观测宇宙中存在着多达上千亿个星系,但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也就只有四个,它们只有在非常好的观测条件下才能看到,并且看起来也只是一团暗淡的光斑。因此,想要拍摄到星系的更多细节以及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星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长时间的曝光。曝光时间越久,获得的细节越多,星系看起来也就更清晰。
为了得到一张较好的河外星系照片,连续曝光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几天都有。在业余天文爱好者的拍摄过程中,都是先用照相机连接天文望远镜对着星系曝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然后多张照片叠加处理后得到最终的效果。
本人使用单反+口径为150毫米的牛顿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拍过三角座星系(M33)、仙女座星系(M31)、波德星系(M81)和雪茄星系(M82)。下面以三角座星系为例,来简单说明一下星系照片是如何得到的。
首先,用天文望远镜找到三角座星系。这个星系位于300万光年之外,肉眼可见,但看起来只是非常暗弱的光斑。然后,开启电动跟踪,并且配合导星,始终让天文望远镜对准三角座星系,这样拍出的星点才不会出现拉线的现象。接下来,通过单反对三角座星系进行长曝光,并且拍摄数十张相同曝光时间的照片。下面这张照片是单张曝光3.5分钟的效果:
对这个星系前后总共拍摄了25相同曝光时间的照片,然后挑选出23张,用软件对它们进行叠加,得到如下的:
由于叠加出来的是16位照片,人眼无法适应这种线性,所以看起来几乎是黑色的。为此,需要用其他软件对这种线性进行拉伸,这就是所谓的DDP过程。做过DDP之后,就会适合人眼观看,所以很多细节就能呈现出来。最终处理出来的三角座星系如下所示:
由于对23张曝光3.5分钟的照片进行叠加,这相当于曝光了80.5分钟。图中可以看到三角星系的一些细节,例如,旋臂以及其中粉红色的恒星形成区域。
下面这张是位于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78张曝光0.75分钟的照片叠加,累计曝光时间58.5分钟:
当时正值凸月,月球光害的影响非常显著,导致拍摄到的效果大打折扣,仙女座星系的很多细节无法体现出来。
下面这张是位于1200万光年外的雪茄星系(左)和波德星系(右),6张曝光5分钟的照片叠加,累计曝光时间30分钟: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由于照相机和天文望远镜的自身问题,除了对星系进行长曝光拍照之外,还要拍摄一些特殊的照片——暗场、偏置、平场和暗平场,这些都要采用对应的参数进行拍摄。在照片叠加时,需要把这些照片连同星系一起叠加,这样才能尽量消除仪器带来的噪音,从而提升星系的细节。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有哪些?
肉眼能看见的星星,大部分是银河系的。1、因为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2、但要看到银河系以外的星星要借助望远镜,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可以肉眼看到3个河外星系:1)北半球:秋季的仙女座大星系(北半球唯一肉眼可见星系)2)南半球: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
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做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核球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叫做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形的区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做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银河系(外文名:Milky Way Galaxy,别名:银汉、天河)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恒星系统。该星系包括15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100亿倍,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
银河系呈扁球体,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由明亮密集的核心、两条主要的旋臂和两条未形成的旋臂组成,因此从地球观测银河系,呈现的是一条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环带。
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做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核球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叫做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形的区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做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就像许多典型的星系一样,环绕银河系中心的天体,在轨道上的速度并不由与中心的距离和银河质量的分布来决定。在离开了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围,恒星的典型速度在210~240千米/秒之间。因此这些恒星绕行银河的周期只与轨道的长度有关。这与太阳系不同,在太阳系,距离不同就有不同的轨道速度对应。
银河的棒状结构长约2.7万光年,以44±10度的角度横亘在太阳与银河中心之间,它主要由红色的恒星组成,大多是老年的恒星。
从太空中看我们的地球,它也和其它星体一样悬浮宇宙中,而我们就生活在地球的表面,透过透明的大气层,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天体,白天我们看到的最远的天体当然是太阳,它距离我们约1.49亿公里,不过晚上我们能看到的最远的天体可不是月亮了,它距离我们平均只有38万公里,夜空中闪烁的星体都要比它的距离远得多。
月亮之外,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大质量天体就是金星了,但是它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在3800万公里之外,是月球距离地球长度的100倍,它的视星等为-4.8,是天幕上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天体。
但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我们能目睹的最远的行星就是天王星了,它的视星等为5.8,在晴朗的夜晚,在其运行到地球轨道一侧的时候,勉强能看到它的存在,它距离我们最近的时候在26亿公里左右,最远的时候在31.5亿公里之外。
一般认为最远的、肉眼可见的恒星是海山二(船底座η),距离太阳大约7500光年,这是一颗正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变星,光度强弱起伏很大,1843年的时候,这颗恒星突然变亮,亮度仅次于恒星中的天狼星,达到过-0.8等,比老人星和距离太阳系只有4.37光年的南门二还亮,不过在它最暗淡的时候,我们用肉眼就看不到它了。
不过从数据来看,船底座HIP54751好像更亮,可距离我们12000光年的恒星的视星等为4.55,光度为太阳的185000倍,其绝对星等达到了-8.35,就是说如果把它放到距离我们约32光年远的地方,那么它将象我们看到的月亮一样亮。
不过目视所能见的最远的天体并不是恒星,而是银河系之外的一些星系,大麦哲伦和小麦哲伦星系距离我们约16万和19万光年,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约256万光年,目视可见最为遥远的天体是三角座星系,它距离我们约292万光年,是比仙女座星系更加遥远的星系,其规模比银河系略小一点,其视星等约为5.73等,位于北半球西北方的天空中,即使在非常晴朗的夜晚,它看上去也只是一个隐约的光点,是很不容易被看到的。
人类肉眼能在夜空中看到的恒星数量有限,天文上将能够被肉眼看到的恒星定为视星等六等,且数值越低就代表它越亮,高于六等就意味着肉眼基本看不见了。例如太阳:-26.7,满月:-12.8,所以看它们俩个丝毫不费力气。
模模糊糊观看到的应该是介于5-7之间的了,6-7的视力较好一点的应该能看到。就目前来说,人类肉眼最远可看到的天体是位于天鹅座的HD188209恒星,距离地球14825光年,视星等为5.6,肉眼勉强可以看到。
有一说是人类肉眼最远最远看到的天体是位于船尾座的HD61227,距离地球4.075万光年,视星等6.34,这必须要视力好的人才能勉勉强强的看到了。
以上说的是天体。
肉眼能够看到的最远的星系应该是三角座星系,它是位于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距离地球300万光年,在天气晴好、观测条件优良的情况下,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这应该是肉眼看到的最远的星系了吧,欢迎大家纠正。
其余更远的天体需要借助于望远镜了。不在本题讨论之列。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就发明了“星等”概念,喜帕恰斯把星星按照明暗程度分级,星等的数值越大其亮度就越暗,星等的数值越小其亮度就越亮。
理论上来说人类肉眼能看到的极限星等是6等,但大多数现代人的视力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光污染的原因,所以现在能看见一颗5等星就很不容易了。
夜晚的地球夜空中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只有少数几颗是太阳系内反射太阳光的,比如金星和火星,而且夜晚空中的7000颗恒星和地球的距离都不超过一万光年,都还在银河系内。
人类肉眼能看到的天体其实是河外星系,从地球上能直接看到4个河外星系,分别是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
这四个河外星系中三角座星系距离地球最远,达到了300万光年,其星等达到了5.72,一般只有在光污染非常微弱的山上或者专业的天文台才能看到,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254万光年,大麦哲伦星系距离地球17.9万光年,小麦哲伦星系距离地球21万光年。
答:每个人的视力不一样,所以看到最深远的天体有区别;如果拿天体的视星等来说,距离地球大约300万光年的三角座星系(M33),视星等为5.72,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勉强肉眼可见。
视星等表示观察者实际看到的天体亮度,其中视星等6为肉眼可见的极限,数值越高表示亮度越暗,一些距离地球较远的天体为:
三角座星系和仙女星系
三角座星系是仙女星系的卫星星系,距离地球大约300万光年,视星等5.72,肉眼看就如一小团云雾,只有在条件非常好的地方,才有可能肉眼看到,这也算是地球上 长期 能肉眼看到的最远天体了。
仙女星系距离地球254万光年,视星等有4.36,可视面积大约为满月的1/5;在夏天,北半球的绝大部分地区,只要没有光污染都能很容易看到。
海山二
海山二(船底座η)是银河系内的一颗南天恒星,距离地球7500光年,也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随时有可能超新星爆发的恒星之一;目前海山二的视星等为6左右,在人类肉眼可见的边缘,而且海山二还是一颗变星。
实际上,早在1843年4月,海山二的亮度曾经剧增,一度达到了-0.8,成为当时全天仅次于天狼星的星星。
其他恒星
另外,还有一些银河系内的恒星,距离地球1万光年左右,视星等也在肉眼可见边缘,具体谈论哪一颗最远没有意义;因为这些很多都是变星,亮度非常不稳定,视星等的数据也可能存在不准确。
超超新星
如果要问肉眼能看到的最远天体,那么当属超超新星,这是比一般超新星爆发更剧烈的天文现象;超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发生超超新星爆炸,亮度将超过所在星系总亮度,哪怕远在数千万光年外,在亮度极大时都有可能在地球上肉眼可见。
超新星爆发的持续时间不长,极大值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在银河系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在地球上能持续几个月可见,比如:
(1)1987A超新星,发生在1987年,位于16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星云内,视星等达到了2.8;
(2)1054超新星,发生在公元1054年,被中国古代记载为“天关客星”,距离地球7200光年,视星等达到了惊人的-5.0,甚至在白天都肉眼可见,爆炸后的残骸形成了现今的蟹状星云。
如果环境允许的的话,在秋季,我们可以在飞马座星系的大四边形最西南一颗星对角线延长一倍点上,有一颗星,那就是仙女座大星系。
它距离我们有254万光年,直径22万光年,其实它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圆形带旋臂的大星系。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最远天体了。
不好意思,俺小时候眼睛贼亮,手电光敢看,太阳?也敢看,现在是近视眼,不要说月朗星稀,就是满天繁星的晴空俺都看不到几颗星星。
人的肉眼能看到的是满天的星星,亮度有强有弱,大小不等。至于有哪些天体,能收在视力范围的有很多,一般都叫不上名字来,要问答这个问题,最好是请教星相专家 。看星星最好不是近视眼,镜片有误差,也跟年龄有关系,视力不老花,能看到更远更多的星星。城市的高楼和夜间的光污染,都会影响你看星星,换一个环境在乡下开阔的野外,看星星的效果要好一些。最好的视力能看清正面抱团的七兄弟,你能看到吗?
雾霾、物欲迷双眼。祖先时代是有千里眼的!
最多的就是银河系
我是真不知道 有了望远镜 还需要关心肉眼可观测的距离吗 学者除外
关于“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思蓉]投稿,不代表半刻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nkexs.com/bk/64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半刻号的签约作者“思蓉”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星系的照片是怎样拍摄到的?》内容很有帮助